斗室

香港人口密度之高向來是世界聞名的。在這個擠迫 的都市,香港藝術家如何以藝術和想像力解放空間 的限制以及對我們造成的局限?奧沙觀塘將舉辦題 為《斗室》的本地藝術家聯展,探討有關空間的議 題、空間的缺乏以及其如何被靈活運用。

從開埠初期的賣地政策,到50年代公共房屋政 策,至近年市區重建項目都反映出高密度的居住空 間很大情度是這些土地政策下的產物。這種長期以 來的擠迫生活空間已經構成一種獨特的空間使用文 化,培育出一份盡用每寸空間的生活特質。對於這個現象的批評和反思已經成為許多香港學者關心的課 題,他們以西方的空間理論作出審視。正正是空間的限制及由此而生的空間使用文化影響了香港藝術家 的創作發展,導致藝術形式及風格上的轉變。

由梁展峰策展的《斗室》展示了十三位藝術家回應空間議題的作品。展覽將以三個角度探討這議題: 「實踐的空間」關注被實際使用的現實空間,在營運模式背後隱藏的限制和操控,其中區華欣、關尚 智、梁志和、黃國才及楊學德的作品正好反映人們運用狹小空間的共同特質,並揭示了居室所反映的階 級象徵。「空間以外的空間」檢視個人如何在物理空間的限制下努力拓展自己的私密空間,本部份的四 位藝術家包括劉學成、蘇劍豪/張兆康及黃進曦,他們以非抗爭的方式在概定的空間內以即時的手段拓展 自己的「小天地」。「空間作為隱喻」透過區家耀、梁海逸、Samuel Adam SWOPE 及曾翠薇的作品描 述空間作為提供「指涉」的功能場所。

本展覽旨在讓觀眾以藝術家的經驗為參考,以不同角度瞭解當前的生活空間,開闊其他生活模式的可能 性。